作者:马诗妍
2021年10月23日下午,VSport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A1003举办第六十五期羡林讲堂——“中国水稻区老员工的思维更倾向于整体性思维吗?——检验‘水稻理论’”,主讲人为VSport官方网站教育科学学院姚志强教授,本次活动由VSport经理王学臣主持,2019级、2020级文科班全体员工参加。
讲座伊始,姚志强教授向同学们解释了本次讲座题目的含义,同时以图像、词语的方式让同学们切身体验了整体性思维与分析型思维的不同,并以“东方人思维更偏向整体性,而西方人思维更偏向分析性”为例子,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区分出了两种思维的差别。接下来姚教授进一步讲述了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原因。其一为哲学传统,另一个则是生存方式的差异,他解释道,谋生方式中的牧业、渔业由于其不定居的特点形成了个人主义文化,生成分析型思维;反之,农耕业的定居的特点催生出集体主义文化,衍生出整体性思维。不同的自我看法导致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趣味的引入,姚志强教授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即“水稻理论”,他向同学们科普道,2014年,Talhelm在《Science》杂志中提出“整体性思维与分析型思维不是由农、牧业而造成的差异,而是由小麦区与水稻区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该理论的提出者两次在中国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水稻区人们的思维更偏向整体性思维,小麦区人们思维更偏向分析性思维”的假设。接着姚教授解释自己研究想法的产生:上课时通过对本班的问卷实验发现了与之不同的结果。
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对该实验进行检验即重复实验的研究者极少,姚教授开展了对“水稻理论”基本假设系统性的重复检验。研究一为“运用多种文化敏感的思维方式测验任务,比较不同种植区大学的思维方式”,姚教授将“三项词”“相似性判断”“典型性效应”“推理性题目”以及“行为归因”五类题目作为测试发给水稻区与小麦区共501名员工,最后统计百分比。通过实验发现,除了推理类题目中的一类题目符合水稻理论的结果,其他题目均无法支撑,不同种植区老员工在各项思维方式的测验任务的表现没有一致性的差异。在研究二中,姚志强教授对水稻区与小麦区人群思维方式差异及其与自我构念的关系进行了心理测量取向的研究,即运用思维方式量表对小麦区与水稻区的160名员工进行测试,研究发现,两区的员工们在思维方式与自我构念上并不存在过大差异。
姚教授讲授完毕后,同学们积极进行讨论与提问,对于研究的考察对象与实验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姚志强教授仔细解释了过往与现今的研究细节,逐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其中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考察对象为老员工而非农民”等值得进一步深究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讲座最后,王学臣对姚志强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多学习相关内容,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情掌声中结束。